最早的敦煌本《坛经》:“隐世”90年光芒再现
发布日期: 2010-02-09
信息来源: 深圳特区报

旅顺博物馆本《坛经》封面和内容

一次阴错阳差,原本发现最早的敦煌本《坛经》——旅博本《坛经》,在国家一级博物馆——旅顺博物馆众多的文献档案资料中静静地躺了近90年。上世纪50年代,学术界以为其佚失了。2003年,旅博馆将其定为“三级文物”。直到2009年12月,经专家鉴定,旅博本《坛经》得以“重现”。近日,旅顺博物馆正式向学术界公开了此写本。

  它是发现最早的敦煌本《坛经》

作为禅宗最重要的文献典籍和禅宗的经典,《坛经》形成于唐代中期,五代时仍在流行,它基本保留着中国禅宗原始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

从目前散存世界各地的敦煌遗书看,敦煌本《坛经》共有同一体系的5个写本,其中完整的有3个。旅博本于1912年被发现,几年后,它来到旅顺博物馆,是发现最早、公布最早的敦煌本《坛经》。

  它是唯一有年款的缝缋装装帧写本

与斯坦因本和敦博本的装帧形式相同,旅博本《坛经》为缝缋装的册子本。由首尾完整的两部经典组成,除了《坛经》之外,还包括另一部中国人自己写的佛经《大辨邪正经》。

与另外几个写本比较来看,旅博本《坛经》尾部有“显德五年乙未岁”,(应是“显德六年”之误),是唯一有年款的写本。与此同时,旅博本《坛经》还保留了完整的缝缋装装帧形式,这种装帧在唐、宋时期曾流行过,现已失传。其他敦煌写本中虽有相同的缝缋装,但多已破损。

此外,旅博本《坛经》共有52页,105折。经文中有朱笔画的间隔符号和断句标点,这在散存于世界各地仅有的5个敦煌本《坛经》写本中是仅见的。

  它曾“隐世”多年终光芒再现

2009年12月,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著名佛教文献研究专家方广教授受旅顺博物馆之邀,对旅博本《坛经》重新进行认定,认定其正是学术界关注多年、由大谷探险队得自敦煌藏经洞的敦煌《坛经》写本之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上世纪50年代,国家文物局上调旅顺博物馆馆藏佛经,旅博本《坛经》意外未被拿走,学术界以为它已佚失。2003年,旅顺博物馆进行文物数字化管理,在对旅博本《坛经》进行了拍照后,和众多文献档案资料混在一起的旅博本《坛经》被作为“普通古籍文献”定为三级文物。

2009年下半年,旅顺博物馆进行资料整理,意外发现了它。作为旅顺博物馆的馆藏,旅博本《坛经》全部内容的首次公开意味着停滞多年的敦煌本《坛经》研究可以顺利进行下去。据悉,在向学术界公布这一消息并对其进行文物考定后,这一珍贵馆藏会在适当的时候展出。

前, 要设定延迟翻译时间, 如100表示100ms,默认为0 var d_url=window.location.href; var cookieDomain = d_url; //Cookie地址, 一定要设定, 通常为你的网址 var msgToTraditionalChinese = "繁体"; //默认切换为繁体时显示的中文字符 var msgToSimplifiedChinese = "简体"; //默认切换为简体时显示的中文字符 var translateButtonId = "translateLink"; //默认互换id $(function(){ //console.log("初始化"); //简繁体 translateInitilization(); }) function openShare(url){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Phone|iPod|Android|ios|iOS|WebOS|Windows Phone|Phone)/i))){ window.open(url); } }